為促進家政服務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維護家政服務各方的合法權益,結合本省實際,我廳牽頭起草了《廣東省家政服務條例(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
公眾可通過登錄廣東省商務廳門戶網站(http://com.gd.gov.cn)首頁“征集調查”專欄提出意見建議,也可以通過信函或電子郵件形式提出意見建議。通信地址:廣州市天河路351號廣東外經貿大廈廣東省商務廳服貿處,郵編510620。電子郵箱:fumaochu@gd.gov.cn。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2年4月16日。
廣東省商務廳
2022年3月17日
附件
廣東省家政服務條例
(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促進家政服務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維護家政服務各方的合法權益,根據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條例適用于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家政服務活動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第三條【政府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家政服務業發展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制定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政策措施,促進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第四條【部門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建設家政服務公共平臺,依據職責做好家政服務標準體系、信用體系、龍頭企業培育等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負責統籌實施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牽頭擬定并組織實施家政服務業發展規劃、產業促進和公共服務政策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負責家政服務職業技能培訓、標準體系、信用體系、龍頭企業培育等工作,推進從業人員素質提升、權益保障和從業環境改善。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家政行業日常監管,建立健全家政服務投訴維權工作機制,依法處理投訴舉報,維護家政服務機構、服務員、消費者三方合法權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財政、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銀保監、政務服務數據管理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家政服務管理和促進有關工作。
第五條【群團基層組織】 縣級以上工會、團委、婦聯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相關工作,提升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和職業素養,保障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基層家政服務相關工作,發放家政服務知情清單資料,宣傳本條例、家政服務地方標準、合同示范文本等,協助進行家政服務糾紛調解。
第六條【行業組織】 支持家政服務行業組織發展,鼓勵家政服務機構加入行業組織。
家政服務行業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和誠信建設,發揮對本行業的指導、規范、管理、服務作用,承接政府部門委托的信用評價、公共管理和服務事項,引領行業發展,促進行業建設,構建行業標準,推動課程資源共享,提升人員素質,打造行業品牌,擴大行業影響,引導家政服務機構和家政服務員提升服務質量。
第七條【公共平臺】 省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依托“粵省事”運營、維護本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歸集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員信用信息,實施動態管理。
省人民政府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政務服務數據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對接本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共同做好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員的信息查驗、反饋、共享工作。
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在登記之日起60日內,在家政服務公共平臺完整、準確、真實錄入機構信用信息。
員工制家政企業應當在本企業家政服務員入職后90日內,核驗并在家政服務公共平臺完整、準確、真實錄入家政服務員身份信息、學歷信息、技能信息、從業信息、健康證明等信用信息。靈活就業家政服務員可以直接通過“粵省事”錄入信用信息。
第八條【認定管理】 本省對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員實行信用等級認定制度。具體認定工作由家政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承擔。
省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公開遴選承擔家政服務機構具體認定工作的家政服務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公開遴選承擔家政服務員具體認定工作的家政服務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制定認定實施細則,對認定的標準、方法及程序等作出規范。
認定工作家政服務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應當按照認定實施細則開展認定工作,組建專家評審委員會,公布認定標準、方法及程序等,接受申請,組織評審,并根據評審結果予以認定。
認定工作應當遵循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接受主管部門和社會監督。認定結果納入本省家政服務公共平臺信用信息管理。
家政服務機構信用等級認定,依據《家政服務企業信用評價》(DB44/T 2265-2021),由高至低分為5A、4A、3A、2A和1A五個級別。
家政服務員信用等級認定,由高至低分為5星、4星、3星、2星和1星五個級別。家政服務員星級與其薪酬標準、福利待遇、崗位晉升等掛鉤,實施標準由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發布。
省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動態公開發布認定為4A級以上的家政服務機構,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動態公開發布認定為4星級以上家政服務員;抄送同級人民政府有關政府部門、群團組織??h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群團組織實施的政策激勵、資金激勵、評優評先等工作中,應當對其優先考慮或予以加分。
第九條【合同規范】 家政服務機構應當與家政服務員、家政消費者簽訂服務合同,明確服務內容清單、服務要求、服務時間、服務報酬等內容。
家政服務機構應當使用《家政服務合同管理規范》(DB44/T 2290-2021)合同示范文本,充分了解家政消費者需求和家政服務員基本情況,不得故意隱瞞與訂立家政服務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鼓勵將其制定的服務規范條款作為合同附件。
靈活就業家政服務員應當與家政消費者簽訂服務合同,鼓勵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第十條【亮碼服務】 本省推動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員信用信息“亮碼服務”。具體工作由家政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承擔。
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公開遴選承擔家政服務機構信用信息核驗具體工作的家政服務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公開遴選承擔家政服務員信用信息核驗具體工作的家政服務行業組織或第三方機構。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員信用信息核驗通過的,生成“放心碼”,展示信用等級認定結果。
家政服務機構應當在其經營場所或網站、應用軟件首頁等醒目位置持續出示有關證照、“放心碼”,公開信用等級、服務項目、服務質量、收費標準和投訴監督電話等服務信息,建立其員工或居間介紹的家政服務員服務經歷、服務評價檔案。
家政服務員與家政消費者簽訂合同、上門服務時,應當向有需要的家政消費者出示“放心碼”,展示其信用等級和信用信息。
鼓勵家政消費者聘請持有“放心碼”的家政服務員。
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服務員未持有“放心碼”的,不得申請財政資金補貼、減免稅、免費公共服務和認定管理,家政服務機構不得參與龍頭企業、誠信企業等示范性項目評選、認定,家政服務員不得參與表彰激勵等評選、認定;不得納入國家高技能人才評定范圍。
第十一條 【培訓教育】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將家政服務納入職業培訓計劃,將靈活就業家政服務員納入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范圍。支持符合條件的家政服務機構組建家政服務類職業院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部門應當將家政服務納入職業教育計劃,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支持家政從業人員通過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專升本等多種渠道提升學歷層次。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鼓勵家政服務員參加職業技能評價和職業技能大賽。鼓勵職業院校、社區服務中心以及由政府投資興辦的公共實訓基地向受訓的家政服務員開放。
第十二條【網點建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支持家政服務機構依托政府投資建設的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場地設立家政服務網點、建設基層家政服務站,符合條件的可以減免租賃費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應當允許家政服務機構在居民住宅性質的物業內設置社區服務網點,同級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對其租賃場地的水電等費用實行居民價格。
第十三條【權益保護】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完善家政從業人員維權服務機制,保障其合法權益,促進實現體面勞動。
家政服務員體檢標準由低到高依次分為一般家政服務員、居家家政服務員、養老照護服務員和母嬰照護服務員四個等級,按照《家政服務員體檢基本項目(試行)》列明的項目分類進行體檢,體檢結果有效期為一年。
符合條件的家政服務員,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部門應當列入基本公共服務免費體檢對象。
家政服務機構、家政消費者不得強制要求家政服務員進行超出服務需求的體檢。經協商增加的體檢項目,體檢費用應當由家政消費者承擔。
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家政服務員,投保雇主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職業責任保險等商業保險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給予一定補貼。鼓勵保險機構與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直接減免個人保險費用。
家政消費者超出合同范圍臨時增加工作、減少家政服務員休息時間,應當與家政服務員協商一致并支付相應報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公開并發放家政服務知情清單資料,向有需要的家政消費者提供。知情清單資料應當包括本條例文件、合同示范文本等,印制發送資料的費用由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保障。
第十四條【政策支持】 支持家政服務機構開展育幼、養老服務,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民政主管部門按提供育幼、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人次,給予一定補貼。
符合條件的家政服務員持有“放心碼”的,工作現居地的縣級以上公安部門應當為其辦理居住證提供便利,